所謂證券是有價證券的簡稱,在證券市場交易的有價證券通常包括股票、公債和公
司債。因此,股票不等於證券,只是有價證券的一種罷了。
在台灣,一張股票1000股,一張買進價68元的台積電,價值68*1000,要花六萬
八千元才買的到。
股票
將一個公司所有權,分割成許多小單位,每個單位稱為一股,每一千股形成一個交
易單位,就稱為一張股票。所以,買進股票就相當於買進一家公司部分的所有權,
也就是成為該公司的股東。
股票的價格
股票的價格分為面額、淨值、市價
面額: 股票的票面金額,證期會規定面額每股一律十元
淨值: 股票現階段的真實價值(資產項-負債項)
市價: 股票的市場價值,由買賣雙方依供需來決定價格,也是實際的成交價格,每
天看到台積電xxx元指的就是台積電當天的市價。
上市 集中市場
是指上市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以集中公開競價方式交易的市場,交易商品均為標
準化。而競價的方式則有電腦自動撮合與人工撮合兩種,例如我國的證券交易所
就是利用電腦自動交易,而美國的紐約證交所(NYSE)則是由經紀人在場內走
動叫喊來尋找最佳買賣主。
上櫃 店頭市場
有價證券不在集中交易市場上市以競價方式買賣,而在證券商的營業櫃檯以議價
方式進行的交易行為,稱為櫃檯買賣。由櫃檯買賣所形成的市場稱為櫃檯買賣市
場,又稱店頭交易,英文為Over-the-Counter,簡稱OTC。在買賣上,以1,000
股為成交單位,股價的漲跌幅限制為當天參考價格上下7%。公開發行公司申請
將其所發行的證券(包括股票與公司債)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者稱為上櫃申請
,經核准可以在證券商營業處所為櫃檯買賣的股票稱為上櫃股票,也就是說,可
以在櫃檯買賣市場發行與流通的股票叫做上櫃股票。
開盤價
股價在交易日第一筆成交的價格。
收盤價
股價在交易日最後一筆成交的價格。
除息(權)
每年三月到五月之間,各上市公司將陸續召開股東大會,在召開前的一個月或
半個月,股票將停止過戶,這段期間便易出現所謂的除息行情。
而所謂除息交易,亦即按照市價扣除即將發派股息的數額成交。除息計算公
式為:除息後參考價=除息前收盤價-現金股息。
例如,甲公司表示每股分派現金股利2元,其除權前一日收盤價為80元,則除
權後參考股價為78 元。
依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的股東乃股票停止過戶日期前一日,股東名簿所登錄記
載的股東。因此,在股票停止過戶後買進股票的投資人,因為股東大會的名簿上
沒有登記,所以除了不能參加股東大會之外,也不能領取各公司所發放的股息。
由於除息日期,上市公司及交易所,均會在事前公告,因此,投資人每年股東大
會召開期間應特別注意公告,以免權益受損。
公司發放股票股利給股東時,將增資配股的股利從股價中扣除稱之除權。除權
參考價計算方式為:前一交易日之收盤價 / (1+配股率)。例如:某個股除權前一
日收盤價為96元,公司配發2元股票股利,則除權參考價為80 [= 96/ (1+0.2)] 元。
除權日,以上市公司為了增資配發股票股利而停止過戶的第一天,往前推算二個
營業日,就是除權日。在除權日以及該日以後所進之證券,即不得享有該次增資
配股之權利。
填息(權)
當除息後,除息前一日收盤價與除息後價位間留下一個除息價位缺口,若股價回
升超過除息前一天的收盤價,稱之為填息。例如某個股除權前市價96元,配發2
元現金股利,除息後參考價位為94元,數日後股價回升至96元,即稱填息完畢。
當除權後,除權前一日收盤價與除權後價位間留下一個除權價位缺口,若股價回
升超過除權前一天的收盤價,稱之為填權。例如某個股除權前市價96元,每千股
無償配股200股,除權後參考價位為80元,數日後股價回升至96元,即稱填權完
畢。股市行情好的時候較易填權成功。
交割
投資人委託證券經紀商買賣證券成交後,必須進行交割動作,也就是雙方完成委
託買賣的手續;目前我國證券交易所採行方式大致分為「普通交割」及「全額交
割」兩種。
當日沖銷
乃市場參與者在當日融資買進後在同一日便賣出,或當日融券賣出後在同一日作買
回動作者稱之當日沖消。
當日沖消的市場參與者為市場的短線進出代表,為市場上投機心理較高的一群。
一般而言,當行情開始熱絡時,市場上的投機客便開始進入市場,隨著行情的熱
絡程度上升,具投機心態的參與者將越來越多,當日沖消的金額便會擴大。
信用交易
投資人利用融資、融券的方式投資股市。投資人欲利用信用交易融資買進股票、或
融券賣出股票,需先向證券商申請開立信用交易帳戶,具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
皆可申請開立信用交易帳戶。
融資
融資交易係指投資人買進可信用股票時,不必繳足全數價金,而依融資融券標準繳
交不同成數的自備款。第一類上市股票若上市滿半年以上,符合可融資融券標準者
,通常可融資的比例為60%,第二類則為50%,若有不符合規定者,主管機關可視
情況調整其比率。
融券
投資人向證券商借出股票賣出。向證券金融公司或已開辦信用交易的證券公司辦理
股票的借貸,依目前規定要先繳交賣出金額(價金)約九成做為保證金,而價金在
扣除證交稅、經紀手續費及借券費後,存在融券機構充當擔保品。
融券為投資人看空股市時,先向券商借出股票賣出,等到股市下跌後,再以較少金
額買回原股票,以賺取差價;一旦股市不如預期反而上漲,投資人的損失將更慘重。
EPS (Earning Per Share)
即每股盈餘(稅後淨利/股數)
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
係指投資人對每一元盈餘所願意付出的價格,也就是投資者為獲得一元的利潤,所
要投資的金額。投資人以此比率衡量股票是否值得投資。
以投資的角度來看,股價則是投資1股所需要的成本(購買成本),而每股獲利意思是
投資1股所得到的獲利,因此本益比就是投資該股票1股的成本與獲利的比值,即為
報酬率的倒數。在合理本益比接近的條件下,較低的本益比通常代表著投資的潛在
報酬較大。不同產業所享有的本益比不同,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公司,其合理的本益
比也將較高。例如通訊產業的本益比將高於食品業。而公司未來幾年的年複合成長
率可作為合理本益比的參考值。
就投資者而言,比率越小越好,因為投資者為獲得相同的報酬,所需投資的金額較
小。但就公司而言,比率越高越好,表示公司未來成長潛力越來越旺。當本益比越
大時,投資報酬率越低,此種公司要具有大幅成長潛力,投資人才願意投資,但此
種公司風險通常較大。本益比計算方式為:每股市價 / 每股盈餘 。
溢價&折價
溢價在共同基金上,則專指封閉型基金市場的買賣價高於基金單位淨資產的價值 。
折價指封閉型基金的市場價格低於其單位淨資產。當封閉型基金的市場供給遠大於
需求時,則實際成交的買賣價位低於基金的單位淨資產價值,此時則產生基金的折
價現象;反之,則產生溢價的現象。產生溢價的封閉型基金大多數為投資於較封閉
的市場,由於供給籌碼有限,一旦需求面較旺盛,常產生實際成交價高於單位淨資
產的溢價情況。
多頭
認為股價將上漲而買進股票的投資人,或是後市看好的買盤的總稱。
空頭
認為股價將下跌而賣出股票的投資人,或是後市看壞的賣盤的總稱。
放空
手上沒有股票,但認為股價會下跌,而向他人借入股票先予賣出,待股價下跌後
買超
(1)對同一標的股的買進張數總數量大於賣出張數總數量。
(2)當日在上市或上櫃市場的總買進金額大於總賣出金額。例如每日三大法人在市
場的買賣超金額是觀察法人動向的重要指標。
賣超
(1)對同一標的股的賣出張數總數量大於買進張數總數量。
(2)當日在上市或上櫃市場的總賣出金額大於總買進金額。例如每日三大法人在市
場的買賣超金額是觀察法人動向的重要指標。
套牢
是指買進持股後,股價卻下跌,使投資人面臨帳面虧損,但由於仍對股價回升有期
望,持股續抱的情況。
軋空
是指放空的投資人,原本預期股價會下跌,但實際上股價不跌反漲,在面臨追繳的
情況下,有被迫回補的壓力。
牛市
即是多頭市場,表示看好股市前景,認為股價將會大幅上揚。
熊市
即是空頭市場,表示不看好股市前景,認為股價將會大幅走軟。
斷頭
股資人從事信用交易時,都會有一個擔保維持率水準,當投資人的保證金低於這個
指標時,融資融券機構會在當天下午發出追繳令會通知投資人在兩日內補繳差額,
若投資人未能於限期補足差額,融資融券機構為確保其債權,會主動將客戶的資產
加以處份的行為。
探底
當股市處於空頭市場時,大盤指數或股價持續下跌,探測底部價位。
築底
大盤或指數在底部價位整理,通常成交量與價格波動都不會太大。
跳空
在股市中,突然出現利多或利空消息,或者是投資者積極進出股市時,造成股價不
平衡的現象,以致到該成交的價位沒有成交便上漲或下跌,這種情況稱為跳空。因
跳空所導致部份價位沒有成交的價格缺口,稱為跳空缺口。例如,某個股原是以
30.1買進30.2賣出,其股價的升降單位以0.1跳動,但突然卻一路到31元才成交,
這種大幅度變動稱為跳空,而30.3元至30.9元之間未成交的價位便是跳空缺口。
補漲
在多頭行情末段,之前相對大盤或類股不漲的個股也出現一波的漲幅,將先前落後
沒漲的幅度追上。在多頭行情中,頭部即將形成時,通常會有落後補漲的行情。
反彈
空頭市場時股價一路下跌,在下跌過程中突然止跌上漲的短期現象稱為反彈,反彈
之後股價仍將跌至前波的最低點之下。
回檔
股價在連續上漲後,買盤力道漸弱,使得股價下跌。良性回檔後,股價有再上漲力
道。在多頭走勢中,回檔多是買點。
回跌
是指原本是上揚的走勢卻轉為下跌。在報章上可看到:房地產在景氣不佳的情況下
已回跌至十年前的水準;或是,連續兩個交易日飆漲的美國股市在獲利回吐賣壓衝
擊下回跌,主要指數同步收黑;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去年的成長8%回跌至7%的
水準。
利多
是指能激勵股價上揚的消息,例如:公司接獲大訂單、獲利超前、產業前景看好、
投資法令放寬等等。
利空
是指會造成股價下跌的消息,例如:公司裁員、公司產品有瑕疵,被退貨、產業進
入衰退期、調降投資評等、營收獲利表現不佳等等。
利多出盡
是指原本可以帶動股價上漲的有利消息早已在市場上傳開,等待正式發佈時,股價
卻因己經反應過,造成消息鈍化,股價上漲力道薄弱,甚至可能反而下跌。
全額交割
相較對餘額交割,全割交割是指投資人不可以將同一天買賣相同標的股票總張數相
互沖抵,必須把每筆交易的股票或現金集中送到交易所清算組交割。根據證券交易
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公告並申報之最近期財務報告,顯示其淨值為負數,且最近四會
計年度其營業利益及稅前純益均為負數者,或淨值負數達公司實收資本額二倍以上
者,其股票改採全額交割並分盤集合競價方式辦理。
全額交割股
全割交割是指投資人不可以將同一天買賣相同標的股票總張數相互沖抵,必須把每
筆交易的股票或現金集中送到交易所清算組交割。
全額交割股必須以現股、現款交割。買進時需先繳交全額股款,經紀商才會接受委
託,代為買進;賣出時也要先繳交股票,經紀商才會接受委託代為賣出。且不接受
信用交易。
- Mar 24 Sat 2007 22:58
金融名詞
close
證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