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因為"世界是平的",所以產業移動是自然現象
2.日本在戰後的集團化經營的垂直整合模式是過時的,不符經濟原則
3.無個體可擁有全部方面的競爭力,分工整合才是新思維
  分工VS垂直
4,整合者:創造價值的整合者或有價值的被整合者
  B2B(小眾) B2C(大眾) -這個管理學方面書籍好像真的有...
5.台灣的挑戰:
  1.市場小(市場在外面)
  2.形象不足
  3.國際管理人才經驗不足
  4.Me too 文化
  5.技術創新有;市場創新無
6.策略:
  1.關鍵資源?
    a.數位科技 b.美食花果 c.休閒生活產品 d.文化:藝術 慈善(這裡我偷笑..) 醫療
  2.何可為世界領先的東西?
  3.整合者
  4.創造/知識
7.微笑curve
         |  *                 *
價值 |   *               *
         |    *             *         = 垂直分工 水平整合
         |     *           *                             |
         |         *****                       虛擬"全借重"(誰講的我忘了)=垂直 整合
         ------------------------
          研發 製造 行銷

台灣則是 製造>研發>行銷
8.處理刻板印象
  ACER先刻意淡化台商形象避免刻板印象影響對公司品牌形象
  再回復...(大家都知道你贊助奧運...)
9.整合者的knowhow最大,台灣最大心態問題在"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品牌=價值是沒有上限的
  台灣:沒品牌沒價值
10.塑造(烙印):
  1.確認destination
  2.creative
  3.故事性(印象!)
  4.差異性(應該是指差異化)
  5.信息一致性:強化印象(repeat,and strengthen視覺暫留)
  6.識別體系(能有效累積品牌價值的東西)
  7.品牌管理
11.ACER (I CARE)
   innovation, caring(客戶), added value(附加價值) , reliable, easy(容易使用)
   ACER沒有"I"....(這裡我也偷笑...)
   經營商業模式;注重價值連結
12.迷思
   1.小公司沒資源打品牌?
     (要用客戶的錢:亦即能從客戶身上回收;長期累積的)
     (而且小公司打品牌風險較小)
   2.國際化->因為台灣市場?
             X->國際化=當地化(借重當地人才發揮,使之有安全感成就感)
   3.B2B,B2C
   4.理性、感性孰重?
   5.MIT不利打品牌?
   6.台商無品牌不利台灣形象
   7.打品牌燒錢廢時? 解同1.及下點
   8.品牌->創新
   掌握市場=價格創新;創新是品牌之母
13.如12.7
   1.以現有資源轉整合或被整合
   2.大規模培養品牌行銷人才
   3.提供有利環境
   4.多元品牌:文化結合台商,塑造高位形象
   5.民間主導,政治配合(這個在台灣叫做政治分贓吧)
14.台灣經濟新格局->
   1.傳產不是夕陽工業
   2.數位產品
   由1.2知需品牌化
   3.服務業需科技化及國際化(這裡國際化的含意可能跟前面不一樣吧)
   4.市場導向結合1.2.AND3.的科技與服務
   5.整合;創新
   6.以品牌微笑全球

編按:
投影片請洽
智融集團
http://www.stanshare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ʏᴀʀᴏɴ's ᴊᴏᴜʀɴᴀ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